“朴中见华”作文讲评

 中国宣纸“轻似蝉翼白如雪”,有着“纸寿千年”的美誉。它轻薄,却能承载文字、文化的厚重;它素朴,却能呈现心灵、精神的绚烂。轻中有重,朴中见华,又何止宣纸呢?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0 800 字的文章。

 【审题】

 宣纸 —— 轻中有重,朴中见华

 1 1 、宣纸:文化符号 —— 具象

 2 2 、特点:轻中有重、朴中见华 —— 抽象

 3 3 、相似联想:物、人、事

 物象:茶、筷子、信笺、草木、照片……

 人物:由一人外在的“轻”“朴”了悟其人内心的“重”“华”……

 事情:由外表浅层的“轻”“朴”识见内在深层的“ 重”“华”……

 【写作的建构】

 ⑴界定相关概念

  ⑵抽象概念要有具体依托

 ⑶“轻与重/朴与华”的内在逻辑关系要清楚

 粉彩浓淡总相宜

 一类上

 曙红、藤黄、花青,钛白……颜料盒上,这一个个古朴而灵动的名字让我心动不已。是了,就是这些粉彩,不起眼的胶块遇水却成就难以复制的华美,似要化在风中的矿质粉末却在中华文化中留下力压千钧的一笔,轻中有重,朴中见华,是传统粉彩的诠释。

 我有幸学习过工笔花鸟,不大的画室中充盈着墨香。老先生铺开一张宣纸,提一口气又按下头去,在花瓣边缘涂一层墨色,形成明灭有致的阴影。再刷一层白浆,点一滴曙红,随花脉晕开。动作小心翼翼,似怕气息吹乱了花的神韵。我看着单独成块的粉彩,经他调制,在不大的宣纸上染出无限春光,竟一时有些失语。冰心 笔下“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西府海棠,静静地开在宣纸上。粉彩的修饰,让这树海棠从北宋一直开到眼前。

 几代人画的,真都是那一树海棠吗?纸已不是那泛黄薄脆的纸,人也不是那徘徊树下咀嚼海棠深浅变化的少年。然而那儿块朴素得与石片无异的粉彩,却带着一缕取材自自然的原香,让海棠的那一缕风中浅笑,活到了今天。是以今人画海棠,仍能被工笔重彩的华贵,震到如痴如醉。粉彩的朴素中承载的,是美之华贵。

 于是隐约懂了《清明上河图》为何历朝必抢,《富春山居图》又为何险些被主人燃烧以带下黄泉。那几抹山间的青色,桥边烟柳,酒旗的远黛,都是 画家对历史风貌的理解和复原。粉彩之美又何止于书画呢?从瓷瓶上纷飞的蜂蝶,到引人垂涎的寿桃,从敦煌石窟中飘扬的衣袂,到生旦净丑脸上的油彩 ------ 哪一个不曾施以传统粉彩的涂抹,又有哪一个不是浓重得凝聚着无数人对于传统美学的仰望呢?

 粉彩是那么轻,似乎遇水即溶,见风而散,但他又是那样重,重得似有千钧之力,叫人移不开眼球。粉彩重在对文化的记录和诠释,重在引人感悟的缤纷色彩。

 思乡心切的余光中曾叹道:“给我一掌海棠红,那血一样的海棠红,是乡愁的痛。”这正是粉彩给人深及心脾的感悟。

 轻中有重,朴中见华,唯粉彩而已。

 【阅卷评语】角度独特,在描绘叙事中完成自己对“轻中之重”“朴中之华”的理解,粉彩虽轻却代表了传统美学的华贵。显积淀,有认识。

 轻中有重,朴中见华

 一类中

 宣纸虽轻薄朴素,但却承载文字文化的厚重,呈现心灵精神的绚烂。人亦如此,一个人想要书写自己

 的价值,不能仅限于外表的修饰,而是要懂得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而看待一个人,也不能 仅从外表去看,因为其内心的品志往往不能轻易显露。

 轻中有重之人,不拘小节,仅轻描淡写地画出外观,但在心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朴中见华之人,平日里不出风头,不显露,但在关键时刻彰显自己的人格。与之相反,那些仅在日常出风头的普通人,是无法承受关键而重大的责任的。因此,一个内心深重之人,常在最大气,最关键的场合彰显价值。

 轻中有重之人,抒发高尚的节操,令后世所钦佩。东晋诗人陶渊明,厌倦官场世俗,归隐于田园。他不擅长农事,时常不处在一个富足的生活状态。这样的人看起来并不伟大。但是陶渊明的真正的品志在心中,他以诗 歌的形式诉说着对于田园的热爱,以超凡脱俗的品质彰显人性的光辉。他看似平淡的志趣,恰恰是千万百姓对于清明盛世的希望的真实写照。也许你可以说陶渊明并不是一个成功之人,但是那仅对于外表,他的内心深处,好似隐藏在牡蛎中的珍珠,虽不可轻易显现,但假设深刻剖析,便会发现他的人生价值远超物质层面的富足。因此,轻中有重之人,往往拥有崇高的道德品志,令人仰慕。

 朴中见华之人,会在真正需要自己的时候挺身而出,散发人性光辉。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总统之一的亚伯拉罕。林肯,在人生的前半部分可以称之为失败之人。他经商能力拙劣,为人老实常 被欺骗。由于形象上的不足和朴实的作风,多次竞选议员失败;而他当选总统,其实也算是机缘巧合。但是这样一个看似失败之人,却在国家分裂之时挺身而出,以坚韧的毅力和高尚的人格,废除了奴隶制的同时,击败了南联邦,将国家恢复统一。可以说,从出生到遇刺的六十年,仅有 5 5 年是他真正显现价值的时段。但正是这短短的五年,他名扬世界,被人冠以“永垂不朽”之名。其貌不扬的林肯,在最关键的时刻站了出来,书写了一段光辉岁月,令后世铭记。因此,朴中见华之人只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显露自己崇高的人性。

 轻中有重,朴中见华,既是美好的宣纸的特 性,也是一个高尚之人的品格。如今的我们,与其在封面上修饰,不如翻开人格之书,在里面写下丰富的内容。必要之时,翻开书,发现其中的内容远胜封面,这才是君子所具备的特质。固然,为了给别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封面的装点很重要;但是,内容才是这本书是否精彩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从今往后,做一个轻中有重之人,做一个朴中见华之人,做一个如同宣纸一样深厚的有德有才之人。

 【阅卷评语】符合题意,虽用例寻常,但内容充实,论说较为充分。结构规整:起笔勾连材料,解说关键概念,铺展事例分析,总结完成提升。说理明晰,语言流畅。

 朴中见华

 一类下

 朴实与华美绚烂似乎就是互斥事件,无法同时存在,就像你无法在土房中找到故宫的华美,无法在鸡窝中找到凤凰的羽毛。但你如何否认朴实的人可能拥有高尚绚丽的品质呢?又如何否认轻薄的宣纸承载文化厚重呢?是的,我们无法否认,因为朴实与华美绚烂真真切切地会存在于一体。

 泰戈尔曾说“生于夏花之绚烂,死于秋叶之悲寂。” 绚烂与悲寂就是这样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其实也这样存在于万物之中。残败的落花也许失去了往日的美丽,但它从来都是花朵,从来都是绚烂,而我们却只见枯败,为何?因为我们从不曾用完整的眼光看待事物,或说我们从不曾用心去看待事物的全貌,只见外表,未见内涵,是那愚蠢的“盲人”,把“象”看作“墙壁”看作“蛇”。

 文字自商朝便已出现,被人们世代沿用,不断变化,才最终形成今天的样子。没有从前纷繁复杂的笔画,没有钟鼎甲骨作为载体,它显得那么朴实简单,那么贴近生活。最后干脆就只成为交流的工具,只用作传递信息。但事实上,我们正使用的汉字是经历了几千年的磨砺,承载着千年的文化,带着浓厚的历史幽香,是中华文明的基本载体。只是那“浓香”似乎也随着时间褪去了,被世人认识到的只有实用性的朴实。文字就是用来“用”的,这并没有错,但我们要在那朴实的实用性后面看到那绚丽的文化,看到那历史的积淀。这样我们才能常有对于文字的敬畏之情,常存深深的 民族自豪之感。

 朴实的泥土才更有可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文字如是,宣纸如是,人心更如是。

 沈从文的文化并不高,他生活在朴实的乡村,有着近透明的朴实的内心,而正是那朴实的内心才使他似未经尘世污染,写出如梦如幻的边城,让世人陶醉在那“仙境”之中。与他相似的还有莫言,他常用近乎粗俗的词语来描绘来挖苦,却让人着实被刺痛,不得不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与字句间表达出的深刻哲理。

 他们的作品语言朴实,但意境与道理从不朴实,因为内心通透,朴实的土壤才提供了绚丽花开的养料。

 蒲公英朴实的根须才孕育出绚烂的花朵。

 【阅卷评语】前两段说理清透,以文字为据甚为妥帖,语言流畅。但是从第四段完成简单过渡后,笔力明显绵软,沈从文之例与前文不能有效统一。

 甘做鸿毛

 二类中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中国宣纸虽然轻薄,却能承载文字的厚重;虽然素朴却能呈现心灵 . 精神的绚烂。可以说宣纸也是我们中国人对于“轻重有重,朴中见华”这样美好品质的一种追求。

 宣纸尚且如此,人亦如此。

 正如我开篇所说,人死分两种:鸿毛和泰山。但是绝大多数人多做不到死于泰山,世界上有六十亿人口,人人都是泰山,那地球堪比太阳大小。这显然不现实,古人提到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并将立德置于首位,这便是告诉我们,立德是人人皆可做到的。即便是死于鸿毛,也要把每一根纤维的重量发挥出来。

 深山中默默坚守岗位的老计便是如此,我相信他死后不会有什么人去缅怀他,他只是宣纸一般平风朴素的人,但他的精神,可谓不朽。

 他死后可以满意地说,自己无愧于自己的职责。他尽了职,在平凡的岗位上活出了伟大,虽轻犹重,虽朴犹华。

 曾看过一则耐克公司的广告,里面讲一个普通人的训练生活,片中反复强调“我不是超级巨星,我是为了极致力量而训练,我只是我。”确实,世界上同时有几亿人在打篮球,而 A NBA 却只有 0 480 名球员,成为其中一员的时机微乎其微,但我们还在进行这项运动,并通过不断的刻苦训练提升自己,我们不是为了成为巨星,即使为了追求自己的极致,这也是无愧于自己内心的一种表现,这样也算是让平凡的自己发挥了最大的成效。

 谁都梦想过有朝一日能够被历史铭记,但面对现实,我们只是历史的过客,甚至都不会成为历史的注脚,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存在的价值,我们出现在这个世界上,是有原因的,为了无愧于自己的内心,我们应该做一个宣纸般轻中有重. . 朴中见华的人,人虽平庸,但却心不能甘于平庸。

 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我甘愿做鸿毛,但却是鸿毛中的泰山。

 【阅卷评语】前三段完成类比联想,第四段切入所选角度,立论明确。因内容较为单薄,分析浅薄,“朴与华”的关系是标签式解读。

推荐访问:讲评 作文 中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