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评价方面

  作文评价方面:

 评价也十分重要的,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刹那间”一词用得特好!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笔记,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一定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另外,注重及时反馈评讲,让学生再生写作冲动。

 有效地评讲作文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评讲必须及时。讲评是反馈的一种重要形式,必须讲究其时效性,学生作文后一般 2-3 天、最多 4-5 天就必须反馈评讲,拖久了就会模糊学生对训练重点的印象,冲淡学生写作兴趣,进而阻碍学生急切获取新的写作知识的欲望。

 2、评讲准备必须充分。评讲的目标必须明确,评讲的方法必须不断创新,评讲的程序必须清楚,评讲的材料必须详实(讲评原始材料必须源于作文批改记载)。

  3、评讲必须紧扣重点。训练什么,评讲什么,必须有针对性,不能胡子头发一把抓,正反例证也必须来源于学生习作,通过对此评讲,加深学生的印象,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新授的写作方法。

 4、让学生“尝甜果”:

 在讲评课上教师挑选 2 至 3 篇比较成功的文章,印发给学生,然后,挑一篇最为出色的,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其佳处;接着,另两篇指导学生动笔评改、批注;最后,写出写作心得。这样,通过欣赏成功习作,学生再一次体会到“描写”这一写作技巧在突出中心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也看到别人的长处,更尝到了自己劳动果实的甘甜。

  (四)系统训练,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目前有许多老师缺乏对一至十二册教材的整体把握,不能从俯视的角度去审视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使得低、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脱节,再者,读与写不能有机结合,割裂了两者间的紧密联系,只有到了课后或单元的练习中有了安排时才进行写的训练,使得读写脱节,所以作文整体把握,教学要序列化,系统训练,由浅入深。

 低年级:说写起步,在训练学生说话时,逐步加大写话的训练。从写一句简单的话到写一句具体的话,从写一句话到写几句意思连贯的话,为中年级的作文打下基础。

  中年级以片断入门,重点训练片段和段的写作训练,训练中既不要要求开头与结尾,也不要大讲组段形式,先放飞学生,让其自由地表达,改变农村作文教学中轻说重写的错误认识,摒弃口头作文只对低年级的错误认识,要将说写密切结合,让学生从内容上广泛说,从形式上灵活说。对说得好而写得差的同学,指导其迁移说话中所得,侧重多写。对说得差而写得好的同学,要在褒奖其写得好的同时,加强说的训练。最终使学生能说会写,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当然,老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要逐渐地,适时适量地渗透些诸如总分、并列、因果、概括等组段方法,以此摸到作文的门道。

 高年级是小学的最高阶段,但并不意味着作文训练的最后阶段。在此阶段,可以教学生学观察、学写法、学选材、学布局谋篇及领悟表达方式等,指导学生将字、词、句、段、篇的知识综合运用,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当然,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还将继续作文训练。所以,高年级的作文训练的着眼点还应该放在“简单”的记叙文上,应切实落实在有中心、有内容、语句通顺、有条理地表达等恰当要求上,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切忌拔苗助长,导致恶性循环。“小学的学初中的,初中的学高中的,高中的学大学的,到了大学,反过来再学小学的内容。”

 因此,农村的作文教学一定要整体运作,循序渐进,系统训练,由浅入深。

  总之,作文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探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必须加强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我们坚信,只要主动地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认真地去反思,就不难从中总结出带规律性的作文教学法则来。

 课题研究的成效

 经过对本课题的实践研究,老师和学生双方面取得了相当大的收获。

 (一)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作文教学观念进一步转变。

 实验教师从内心深处改变了对习作教学的畏难情绪和烦闷态度,指导学生阅读和写作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加强。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并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课内、课外阅读指导,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写作的素材,发散了学生写作的思维。

 本课题研究共有 6 位一线老师参与,在实践研究中,总结出了自己对有效作文教学的看法。整理写出了“有效作文教学策略研究的实践与操作”的感受。

 (二)建构了新型的作文教学结构:“利用多元智能”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老师在习作指导准备时,先想法设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再引导学生直接参与生活体验,一般布置学生课外进行,课内交流。鼓励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用笔记录生活,注重引导学生体会实践的感受。让学生明白生活体验是写作的基石。而学生在生活、阅读中积累的多少,决定着其作文质量,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变化。有了以上环节的铺垫,学生的表达自然“有米下锅”,水到渠成,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了。

 (三)提出了作文评价激励策略。

 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鼓励老师采用各种激励评价的方法。如:加分制,在基础分的基础上加特色分,这特色分可能是选材比较新,可能是在布局上有创意,也可能是作文中有几个好词好句。利用分数的激励机制,让学生尝到习作的甜头,并不断走向成功。改变一直以来的冷冰冰的评语,用欣赏的目光赏识学生习作中点点滴滴闪光处,真诚的赞赏,由衷的喝彩,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愉悦。我们还强调分层教学、纵向评价,以每个个体的现实基础和条件为依据,确立适合个体发展需要的内差性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在对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认识中,增强自信,发挥写作潜能。

 (四)

 学生也逐渐地改变了对习作的看法。

 “原来生活中处处都是作文,原来作文就这么简单……”学生参与习作的兴趣浓厚,有强烈的自由表达愿望,学生的作文能力、水平

  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从每次测试来看,作文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大多数同学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使学生的阅读量、积累量增加了。深入生活,从生活中积累语言,并能及时记下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的习惯也初步形成。

  课题研究后的反思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的老师更新了作文观念,建构了新型的作文教学结构,学生的作文能力得到加强,作文水平有所提高。当然,我们也认识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是一个长效工程,需要广大语文教师持之以恒的探索、实践,尽管我们在这次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面对广大的不断变化的学生群体,作文有效教学的探索和尝试我们将永不放松。今后我们将继续进行有效作文的探讨与研究,做到关注面更广一些,更精一些,全面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推荐访问:作文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