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政一把手培训班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为期四天的学习班就要结束了。我感到这次学习班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学习班的规格高。所有州级领导、县市几大家及州直单位的“一把手”都参加了学习。二是讲课质量高。**同志立足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就涉及到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精辟阐述,总揽全局,高屋建瓴。吉海同志根据上级精神,借鉴国外经验,联系湘西实际,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我州勾画了蓝图,讲得深入浅出,入情入理。官生同志引经据典,旁证博引,就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作了生动形象的讲述,观点新颖,给人启发。**同志结合自己多年来管干部用干部的经验体会,就《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给我们作了深刻讲解,讲得语重心长,催人奋进。路平同志结合中央精神,联系干部实际,就廉政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精辟阐述,讲得义正辞严,发人深省。三是同志们的认识高。我参加了一个组的讨论,也看了培训班的简报,同志们普遍感到,这次学习班办得很及时,很有必要,受益匪浅,认识都很高。
  这次我讲的是“十一五”规划问题。“十一五”规划,可以说包罗万象,我想把总结讲话要讲的观点,一并纳入讲稿中,就算为学习班作总结。重点讲三个问题:
  一、要切实吃透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基本精神
  制订我州“十一五”规划,确定我州“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必须吃透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基本精神。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的基本精神概括起来就是四句话24个字。即: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这四句话看起来简明平实,但内涵十分丰富。下面我就这四句话分别谈一下个人的理解。
  (一)立足科学发展
  立足科学发展就是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审时度势,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国外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基础的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日趋显露出来。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城乡居民收入统计差距已达3.2:1,实际收入差距已扩大到6:1;地区差距也越拉越大,西部地区人均GDP只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50%左右,有的甚至不到30%;城镇居民最富有的10%的家庭与最贫穷的10%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已超过8倍,与农民的差距就将更大。更为严重的是企业粗放经营、资源、能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不稳定因素日趋突出。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高度重视,中国迟早要出乱子。这些都要求我们立足科学发展。
  立足科学发展,这句话在四句话中处于管总的位置,也是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的一条主线。那么在具体制定和执行“十一五”规划中将怎样落实这句话的要求,与传统发展将有哪些重大转变呢?最近**同志在谈到“十一五”规划纲要起草时,提到了六个立足和六个转变,我觉得有助于我们对立足科学发展的理解:一是要立足扩大国内需求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消费与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转变;二是要立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三是要立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四是要立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资金和物质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转变;五是要立足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发展,促使经济增长由某些领域相当程度上依靠行政干预推动向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转变。六是要立足以人为本推动发展,促使发展由偏重于增加物质财富向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这六个立足、六个转变就是立足科学发展的具体要求,也是“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总纲。
  (二)着力自主创新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中作为一个基本原则提出来的。建议中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为什么“十一五”规划建议把自主创新提到全局性的战略高度?我理解是三个需要:
  一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谁拥有技术谁就拥有市场,谁拥有技术谁就拥有实力。美国之所以称霸世界,就因为美国的科学技术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全世界700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就占了200多名;全世界科技移民的40%被吸引到了美国,其中,我国在硅谷地区供职的科技人才就已超过10万人。我国全年的科研经费占GDP的1.3%左右,仅相当于美国的1/25。过来,我们很多领域靠引进技术,技术单纯靠引进是要落伍的。历史和现实已反复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只有拥有大批的专有技术和大批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在国家间的科技竞争中,在国际产业分工和全球经济格局中占据战略制高点,才能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二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需要。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展循环经济,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都离不开自主创新。目前我国在很多领域还不得不依靠消耗大量能源和原材料来发展加工制造业,一些企业不得不充当别人的“组装车间”和“加工基地”,严重加剧了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和环境承载的压力。从我国的能源消耗来看,2003年我国实现GDP占世界的4%,但原油消耗占世界的7.4%,原煤消耗占31%,铁矿石消耗占30%,钢材消耗占27%,氧化铝消耗占25%,水泥消耗占40%。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建国50多年来,我们的GDP增长了10倍,但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倍。这种状况如果不从根本上改观,我们的经济发展就不可能摆脱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透支的依赖。因此,我们一定要把自主创新作为支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支点,大力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企业创新,下决心走出一条掌握更多核心技术,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涌现更多世界知名品牌的发展之路。
  三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早在2004年12月29日在中科院视察时就指出: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强国富民的重要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科技创新能力的强弱,既涉及到国家的国防安全,也涉及到国家的经济安全。东南亚金融危机,拉美经济危机等相继爆发,表面上看是经济体制、管理体制问题,但深层次问题是对外技术依赖、市场依赖和资本依赖的结果,核心问题是国家创新能力不足。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致力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三)完善体制机制
  这次中央“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可以说既是“十一五”期间发展的建议,也是今后五年改革的建议。突出改革,坚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促进科学发展,是这次建议的鲜明特点。
  为什么这次“十一五”规划把改革提到这样高的位置?这是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体制障碍决定的。我国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规范的公司制改造任务远未完成。目前,国有资本大约还有一半分布在竞争性领域,且亏损十分严重,官僚气十足。政府职能转变很不到位,政企、政事、政资不分的状况十分严重。财税金融体制也存在不少弊端。为什么早在“九五”时期,我国就提出要实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十五”时期,又进一步提出要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但转变和调整的效果都不够理想呢?究其原因,主要是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未理顺,是市场机制驱动市场主体采取粗放增长的市场行为。
  国有企业改制不到位,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就不足;资源价格改革不到位,企业节约资源的动力就不足;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企不分,政资不分,行政就必然过多地干预企业投资经营活动;财税体制不健全,政绩评价体系不完善,就必然引发一些地方盲目攀比,盲目扩大投资,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斯有一个著名的论断,他说:有效率的产权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就必须在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上下功夫,要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改革、财税金融体制改革为重点,强化制度约束和完善激励机制,形成新的利益导向环境,使企业、政府部门和其他主体的行为,切实转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上来,转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四)促进社会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问题,李官生同志已讲得很清楚了,我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加强对和谐社会的理解,要切实把握三个“更加注重”:一是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正如温家宝总理最近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所说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就如同一个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一样,一定会摔跤的。”二是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中央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也是不断深化的。我记得十五大提出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提出的是“一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是既要“激发活力”,又要“注重公平”,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些提法的变化,反映了我们党对公平与效率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化。三是要更加注重改革、发展、稳定的协调,保持社会安定团结。这就要求我们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与群众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不能出大乱子,要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从我国历史上看,什么时候战乱不止,什么时候就经济衰败、人民遭秧;什么时候相对稳定,什么时候就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基本上是一部战乱的历史。凡是改朝换代没有不发生内战的,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是250年的诸侯国的纷争,汉王朝覆灭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又是几十年,唐朝过渡到宋朝是73年的分裂,宋朝到元朝、明朝到清朝都是50多年的征战,新中国成立之前也是几十年的内战,加上文革的内乱,中国已经耽误了上千年。恰恰相反,汉王朝、唐王朝以及宋朝、清朝都相对稳定了200-300多年,其间就出现了三个黄金时代,出现了贞观之治、康乾盛世。宋朝的时候,当时的欧洲起码落后中国100年。中国的历史充分说明,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是高瞻远瞩、深谋远虑的,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出的科学结论。
  以上是我对这四句话的理解。这四句话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立足科学发展是对“十一五”时期发展方向的总体要求;着力自主创新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一个关键环节;完善体制机制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促进社会和谐既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科学发展的环境条件。
  二、要准确把握我州“十一五”时期的战略定位
  怎样把握我州“十一五”时期的战略定位?我觉得要从四个方面去认识:
  (一)要准确认识我州“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发展环境
  总体来讲,我州“十一五”时期面临的是一个有利于发展的环境。从国际局势上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和平力量空前壮大,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从世界经济发展态势来看,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跨国公司已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经济将继续保持扩张态势,增速将明显高于近10年来不足4%的平均增长速度,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将继续领先于发达国家。从科技与文化领域来看,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国家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而且影响着世界政治格局,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就国内而言,“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在更大更广阔领域和更深层面上显示出进入发展新阶段的特征。从保持经济较快增长的有利条件看:一是我国已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我国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份额已从改革开放初期不足2.4%提升到4%左右,已成为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屈指可数的大规模经济体之一。“十一五”期末,我国的经济总量要位居世界第三。二是劳动力成本优势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我国作为人口大国,不仅现在就业总人数超过7亿,而且农村还有1.6亿剩余劳动力,这就为我们在较长时期内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保持着比较优势。三是资本等要素供给比较充分,可以保障高速增长对资金的需求。我国目前社会总储蓄已高于40%,而今后一个时期80%以上的投资将来源于国内储蓄,不致于形成对国际资本的过度依赖。四是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更加完备,可以为经济较快发展提供支撑条件。我国的高速公路和发电装机容量已分别超过3万公里和4亿千瓦,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固定和移动电话拥有量已达6.5亿户,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可以进一步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据有关专家预测,“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将继续延续“十五”时期以来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8%左右;宏观政策将继续坚持“双稳健”取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在13%左右。
  (二)要准确认识我州“十一五”时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准确把握我州“十一五”时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于制订我州“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十一五”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认为,我州“十一五”时期发展阶段主要有三个鲜明特征:
  一是滞后性。即发展阶段的滞后性,同全国、全省比,我州整整滞后了一个发展阶段。就全国全省而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从总体达到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跨越的新阶段。就我州而言,还处于从基本解决温饱向总体进入小康社会迈进的历史时期。从人均GDP来看,我州2005年人均GDP仅有624美元,仅相当于全省1998年617美元的水平,还不到全国1996年671美元的水平。从人均财政收入来看,我州2005年人均财政收入仅有452元,仅相当于全省1998年人均水平,仅相当于全国1994年的水平。“十一五”期间,我州GDP增速按10%的速度追赶,2010年,全州人均GDP尚不足10000元(即不足1200美元),仅相当于全省2004年的水平,相当于全国2003年的水平。由此可见,我州经济发展与全省平均水平比大概要落后6、7年,与全国平均水平比大概要落后近10年,与发达地区比差距将会更大。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特点,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要求,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任务。因此,我州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落实上级精神,既要自加压力,负重奋进,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又要实事求是,不能违背规律,提不切实际的口号,犯急躁冒进的错误。
  二是挑战性。据专家预测,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的时候,是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矛盾集中突发的时期。就我州而言,“十一五”期间我州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和无法回避的矛盾。(1)加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发达地区已不存在发展的压力,也有实力治理环境,而我州既要加快发展,又要千方百计保护环境。这一矛盾是客观存在的。(2)加快建设与以人为本的矛盾。一方面建设任务繁重资金缺口巨大,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建设成本,体现人文关怀。这在资金安排上必然存在矛盾。(3)加快改革与构建和谐的矛盾。我州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一方面改革改制成本巨大,资金难以筹集,一方面要构建和谐确保被改革者利益不受损害,必然要增加改革成本。(4)强化效率与注重公平的矛盾。发达地区已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可以更加注重公平,而我州经济落后,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激发活力,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一方面要加大投入,努力实现社会公平。这一矛盾将比发达地区更为尖锐。面对这一系列矛盾,我州一定要因势利导,迎接挑战,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寻找上情与下情的结合点,突出解决重大问题,把矛盾和风险化解到最低限度。
  三是跨越性。这一特征是我州“十一五”时期的滞后性特点所决定的。正因为滞后就需要跨越,不仅发展速度要跨越,更重要的是发展观念要跨越。我州虽然落后于全国、全省的发展水平,但我们有后发优势,可以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可以降低探索成本,少走弯路,实现跨越。我们不能因为滞后一个阶段,发展观念也落后于别人,一定要用科学发展观总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不能因为经济还很落后,就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我们不能因为建设任务还很繁重,就可以不要以人为本,掠夺农民的利益;我们不能因为财政实力不强,就可忽略社会事业发展;我们也不能因为改革改制的任务艰巨,就可以于改革对象的利益而不顾,影响社会大局的稳定。
  (三)要准确认识我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经济总量偏小,发展速度不快。2005年全州GDP123.87亿元,仅占全省GDP份额的1.9%;人均GDP5021元,相当于全省人均GDP10460元的48%。从发展速度来看,近10年来,我州明显低于全省平均发展水平。“九五”期间,我州GDP年均增速仅5%,低于全省4.7个百分点,低于全国3.3个百分点。近几年来,我州增速虽有加快,但整个“十五”时期,平均仍仅有8.1%的增速,低于全省2.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7个百分点。
  二是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脆弱。近几年来,我州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加快,“九五”时期,年均增速达18.9%,高于全省3.6个百分点,高于全国8.4个百分点。但五年来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我州仅有3290元,而全省是7352元,全国是12852元,我州仅相当于全省的44.7%,仅相当于全国的25.6%。“十五”时期,我州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速23%,高于全省6.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但五年人均固定资产投资我州仅有8859元,全省是12758元,全国是22599元,我州仅相当于全省69.4%,仅相当于全国的39.2%。由于投入不足,交通闭塞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公路等级低,境内四级及等外级公路占86.8%,等级公路率为全省平均水平的30%左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功能严重不足,城市化率仅为29.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13.5个百分点。从生态环境情况看,全州虽然森林覆盖率已达61%,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却逐年减弱,灾害频繁发生。全州水土流失面积已占总面积的32.8%,是50年代的1.9倍。由于水土流失造成泥沙沉积,全州有800多座50年代和60年代修建的山塘报废。全州通航河道已减少2/3里程。从环境来看,尽管我州已下大力气治理,但全州仍有五个县城大气环境质量处于三级标准水平。吉首已被国家列为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全州已有36%的水域受到严重污染。
  三是增长方式粗放,自主创新乏力。从工业看,目前,我州矿产业已占全州规模工业的61.4%,而矿产业开发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增长方式粗放,主要表现:(1)乱采乱挖,安全隐患突出。(2)粗放经营,浪费资源严重。(3)污染问题依然严重,治理没有完全到位。(4)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不长。矿业高新科技产品不足矿产品总值的24%。从农业看我州只有农产品加工企业142家,仅占全省的0.33%;农产品平均加工率仅11%,比全省47.9%的农产品加工率低37.9个百分点,比全国的50%低39个百分点,发达国家均在75%以上。我州农产品除烟叶、药材、茶叶加工达到60-70%外,其余农产品加工率不到10%。自主创新能力更为薄弱,科技事业落后,人才严重缺乏。全州每万人中拥有科技人员仅58人,分别比全国少60人,比全省少50人,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8年,分别比全国低1.4年,比全省低1.3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40%,落后全省7个百分点。
  四是社会保障滞后,扶贫任务艰巨。截止2005年,全州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41万人,仅占城镇从业总人数的41%,比全省低12个百分点。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仅占城镇从业总人数的28%,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仅占城镇从业总人数的31.9%,都远远低于全省全国的平均水平。农村社会保障几乎是空缺。扶贫任务还十分艰巨,全州仍有年收入在8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66万人,其中年收入在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还有14万人。
  (四)要准确认识我州“十一五”时期发展的基本要求
  根据我州“十一五”时期面临的国际国内发展环境和“十一五”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以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我州“十一五”时期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主要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
  一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总揽全局。我州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最大受益者,更应该成为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科学发展观不仅将对我州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我州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一个叫梅多斯的经济学家在他的代表作《增长的极限》中讲了一句话,他说:“不盲目反对发展,但要反对盲目发展。”前面谈到的我州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就需要我州毫不犹豫地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切实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是要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速度。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并不等于不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调全面发展并不等于不要突出经济发展这个重点,强调协调发展不等于就要齐头并进,强调可持续发展不等于就要放慢发展速度。从我州所处发展阶段的滞后性来看,我州的当务之急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更快更好地发展。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要欠发达地区发展得更快。名谦同志在开学时强调,加快发展是我州最紧迫的任务,是一切工作的主旋律。我们一定要始终坚持突出发展这一主题,一门心思谋发展,抢抓机遇谋发展,千方百计谋发展。既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又要竭尽全力保持较高速度的发展,以逐步缩小与全省、全国乃至沿海地区的差距,实现共同进步,这才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三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工业的主导核心地位。工业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没有工业的快速发展不可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什么时候工业发展快,什么时候经济就上得快,什么时候工业出了问题,什么时候经济就滑坡。我州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什么时候工业发展快,什么时候经济就上得快,什么时候工业出了问题,什么时候经济就滑坡。我州历史上经济增长最快的时期是“八五”时期,GDP年均增长9.5%,这个时期的第二产业增幅是15.8%,其中工业增幅是16%,主要是工业作了贡献。经济增长最慢的时期是“九五”时期,GDP年均增长仅5%,问题就出在工业上,这个时期的第二产业增幅仅为5.2%,其中工业增幅有三年低于4%,一年出现了负增长。名谦同志在报告中说:与发达地区比,我州经济发展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建设上,并突出表现在工业发展上。这个判断是完全符合我州实际的。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2005年全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比是12.5:47.2:40.3,全省的三次产业结构比是19.5:40.8:39.7,我州三次产业结构比是21.3:35.7:43,我州第二产业比重低于全国11.5个百分点,低于全省5.1个百分点。国家提出要优化产业结构,要实行增值税由生产型转向消费型,要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无疑是正确的,但就我州而言,工业基础还很薄弱,不加快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第三产业就稳不住。中央提出新农村建设,加强农业绝不是要削弱工业,农业恰恰需要工业带动,没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农村经济不可能有大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工业不仅是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动力,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再说,新农村建设也不能就农村抓农村,要跳出农村抓农村,要跳出农业抓农业。把农民都固守在农村里,都捆死在农业上,不仅建不起新农村,还要成为旧农村。因此,一定要通过发展工业,促使农村向二、三产业转移,通过工业的发展再反哺农业。目前,我州工业绝大多数还属高能耗、高污染的矿产品加工企业,严格讲与科学发展观是不相适应的,但目前我州还不可能超越这个历史阶段。从国内外经验来看,发展重化工业往往是实现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美国和日本也都经历过资源消耗较大的重化工业时期。污染是可以治理的。因此,我们一定要用科学的态度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既要坚定不移地治理工业污染,又要坚定不移地加快工业发展速度。不管风向怎么转,口号怎么变,从我州的实际出发,一定要始终坚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核心地位。
  四是要毫不动摇地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城乡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这将是我国今后几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走向。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是快了,而是慢了,我国的总体发展态势是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发展。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005年已达到43%,但大体只相当于英国的1850年(37%)、北美1910年(41%)、日本的1950年(38%)的水平,与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还相差10个百分点。我州的城市化水平更低,去年我州城市化率29.5%,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5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3.5个百分点。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要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市化进程对立起来,不要孤立地、静止地、形而上学地理解和推进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减少农民。为什么现在农产品不值钱,为什么农村经济成不起规模,为什么城乡差距如此之大,根本原因是农民太多了。我州一定要明确加快城市化步伐,扩大城市容量,绝不是给城市人锦上添花,而是要解决农村人的问题。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吸引农民进城,为农村人口腾出空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抓城市建设就是经济建设,抓城市建设也是抓新农村建设。
  五是要毫不动摇地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科学的发展观要求我们要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加快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就是要加快扶贫攻坚的进程,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富裕。我州是一个农业大州,农村人口达70%,贫困面还相当大,贫困人口还相当多,即使已经脱贫致富的农民,也是低标准、低水平、不全面、不稳定的脱贫致富。因此,扶贫是永无止境的,我州扶贫攻坚绝不是权宜之计,绝不是阶段性任务,也绝不是某一个区域的局部问题,更不是哪一个主管部门的责任。我州应该高举扶贫攻坚的大旗,把扶贫攻坚作为全党、全社会的一项长期的、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来抓,要继续捆绑方方面面资金加大扶贫攻坚的力度,加强扶贫攻坚的队伍建设。要创新扶贫攻坚的方法,积极探索扶贫攻坚的新路子。我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一定要把扶贫攻坚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切不可把新农村建设与扶贫攻坚搞成两张皮。名谦同志要求要一手抓扶贫攻坚,一手抓新农村建设,我完全赞成。吉海同志就新农村建设已作精辟阐述,这里我谈一点个人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我认为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全面推进、综合推进、整体推进、长期推进。所谓全面推进,就是要全面加强农村工作,加大农村投入,解决农民问题。既要办好试点,又不要局限于试点,一定要立足于整个农村有新变化。所谓综合推进,就是要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发展,不要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新村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村庄的变化,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综合推进。所谓整体推进,就是不要孤立地就农村抓农村,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因素,实行工农联动,城乡互动,整体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所谓长期推进,就是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绝不是权宜之计,它昭示着全党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我们的注意力、财力、物力和人力都要着眼于新农村建设,都要向新农村建设倾斜。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与扶贫攻坚的目标和要求是一致的,是相辅相成的,扶贫攻坚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新农村建设是扶贫攻坚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发展的方向。就我州而言,抓新农村建设也是扶贫攻坚,抓扶贫攻坚就是抓新农村建设,而且是更为紧迫、更为艰巨、更为重要的新农村建设。
  三、要科学制定我州“十一五”时期的发展规划
  (一)要科学确立我州“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
  目标就是旗帜,目标就是方向,目标是指导思想的着力点,是战略任务的具体化。我州“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怎么确定,我认为要重点把握三条:
  一是全州上下要叫响奔小康的口号。全国经济普查后,2005年我州GDP已达123.87亿元,人均GDP已达624美元,全州“十一五”时期GDP平均增速力争达到10%以上,按照这个增速,到2007年,即建州50周年之际,我州人均GDP将达到800美元,全州人民将实现总体进入小康的目标,但这种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也不稳定的小康,还必须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要力争在2009年即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全州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大关,并力争在2010年“十一五”期未,全州人均GDP达到省“十五”期末水平。由此可见,我州“十一五”时期正处于从解决温饱向总体进入小康跨越再向全面小康迈进的历史时期。因此,奔小康应成为我州“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全州上下要高举奔小康的大旗,要叫响奔小康的口号,要形成奔小康的氛围,要凝聚奔小康的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二是战略目标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一五”规划目标既要注重经济增长目标,又要注重能源消耗指标;既要注重经济总量指标,又要注重经济效益指标;既要注重投资总量指标,又要注重社会消费指标;既要注重财政收入目标,又要注重城乡居民收入目标;既要注重城市化水平目标,又要注重生态环境指标;既要注重基础设施改善的指标,又要注重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
  三是三次产业结构要得到明显优化。我州三次产业结构已发生过多次变化。1999年前,我州三次产业结构一直是“一二三”的产业结构;2000年,我州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三次产业结构有了重大突破,呈现出“二一三”的产业格局;2001年,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全州三次产业结构又呈现“二三一”的态势;2002年,由于工业经济下滑,第三产业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全州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从2004年开始,由于工业发展速度加快,三次产业结构又回到“二三一”的格局。这次全国经济普查,发现我州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漏统严重,全州GDP增加12.8亿元,其中89%是第三产业,现在的三次产业结构已变为21.3:35.7:43,又构成了“三二一”的结构。目前的产业结构,就发展趋势而言,当然是一种理想的结构。但就我州而言,我觉得为时过早,这种状况一方面说明,这几年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州的工业总量太小,增速太慢。因此,我州一定要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二、三产业发展步伐,特别是要加大工业发展力度,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我州三次产业结构要调整为14:44:42,相当于目前全国三次产业结构的格局。
  (二)要十分明确我州“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是要牢固确立“四大建设”的发展战略。名谦同志在州委八届十一次全会上就我州“十一五”时期发展战略问题已明确提出要把“四大建设”作为“十一五”时期的主要任务和战略重点。这就是“优势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四大建设”的提出,一是完全符合省委、省政府对湘西地区开发的要求;二是保持了过来州委、州政府推进“三大建设”的连续性,同时又坚持与时俱进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赋予了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新的时代内涵,增加了社会事业建设;三是完全符合我州的实际,比较全面而切实地反映了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州一定要一以贯之,一抓到底。
  二是坚持集中资金办大事的原则,确立“五个投向”。战略重点必须有资金作保证,资金投向的重点就是我州工作的重点。(1)要重点投向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动员令,是我党在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次重大历史任务。过来,农村的问题说到底是投入太少。据有关数据统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农村仅占16.3%,金融贷款农村不足5%,财政支出农村占的比例不到10%。这与人口占60%甚至70%的农村极不相称。因此,我们一定要集中方方面面的资金加大对农村的投入。(2)要重点投向工业园。工业是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动力,是我州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要发展工业就必须高度重视工业园建设,工业园建设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平台,也是城市扩容的载体,加大工业园的投入往往具有一石二鸟,一箭双雕的效果。因此,全州12个亿的开发银行贷款和土地有偿收入等资金要重点投向工业园,切实抓好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入园。(3)要重点投向旅游区。旅游资源是我州最具潜力的优势资源,旅游业是我州今后产业发展的最大门路。“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全面实现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旅游业不仅带动就业及相关产业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人气兴旺,启动消费,增加财税收入,由此可见旅游业不仅富民而且富县。因此,我州一定要有战略眼光,切实加大对旅游产业的投入。旅游产业投入产出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开始是大投入小产出,接着是大投入大产出,然后是小投入大产出。目前,我州旅游产业来势迅猛,但基础薄弱,正处于大投入大产出阶段。我们一定要加大上争资金力度和招商引资力度,加大捆绑方方面面资金的力度,县乡道路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供水供电资金以及其他公共事业发展资金都要向旅游区倾斜。(4)要重点投向大通道。一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交通发展的历史。哪里交通便捷,那里经济就繁荣。我州贫穷落后,落后就落后到交通设施上。因此,我们一定要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切实加大对大通道建设的投入,彻底改变我州交通闭塞的现状。(5)要重点投向保障线。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保障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的基础,也是我州工作的薄弱环节。过来投入十分有限,欠帐很多。因此,“十一五”时期一定要加大保障钱的投入,要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弱势群体共享改革的成果。
  三是要千方百计办成几件大事,致力于“六个变化”。(1)要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农民生活状况有明显变化。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要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着力扶持一批成长性好,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力争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现在10%提高到40%以上。要着力做大做强水果、畜牧水产、特色经作和中药材四大产业基地。要着力扶持一批专业协会、农产品销售公司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200元以上,2010年达到2800元。二是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要大力实施县乡公路建设工程,确保乡镇主要通道全面实现油路化。切实抓好村级道路的改造和维护,力争50%的行政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和饮水安全工程,确保所有行政村稳定通电,基本解决农村人饮安全问题。三是要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要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三年时间投资3个亿,让所有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全部到寄宿制学校就读。要切实抓好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建设,所有乡镇卫生院得到改造,70%的村建有标准卫生室。要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切实解决乡村医生工作报酬问题。切实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用2-3年时间,所有乡镇都有敬老院覆盖,让所有愿意入院的老人全部到敬老院集中供养。(2)要全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力争财政收入状况有明显变化。推进工业化进程要着力抓好:一是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吉凤工业园2007年要完成主要道路建设,实现园区功能基本配套,2010年力争入园项目40个以上,实现企业销售收入30亿元。每个县市要成建制抓好一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不少于20户。二是全力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切实抓好湘西地区开发50个产业项目的竣工投产,重在矿产品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每年再新上50个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重点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发展,力争“十一五”期间全州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0户以上,过5亿元企业突破10户。三是全力打造工业强乡强镇。全州重点扶持22个乡镇工业发展,并对22个乡镇实行重点调度,政策倾斜,实行目标管理。每个县市要新发展2-3个工业产值过亿元的强乡强镇,全州重点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全州工业总产值比重达60%以上。“十一五”期间全州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要达到15%以上,2010年,全州工业增加值力争突破80亿元,全州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力争财政收入达到21亿元。(3)要着力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力争对外开放形象有明显变化。加快旅游发展要突出解决三个问题:一是要解决基础配套问题。加快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县乡公路改造要实施旅游道路优先战略,要力争“十一五”末主要旅游景区间实现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连接。要加快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要建设一批三星级以上宾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接待能力,拓展境外游客。要加快景区景点建设。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经营”的发展路子,着力提高旅游市场化程度,努力改善旅游景区的基础条件。二是要解决品牌提升的问题。要进一步丰富我州旅游的文化内涵,加大民族文化挖掘力度,努力创作一批民族文化艺术精品,提升旅游文化品位。要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建设精品旅游线路,实施整体包装对外推介,打造“神秘湘西游”品牌。要进一步加大旅游促销力度,按照巩固扩大国内市场,加快开拓国际市场的定位,精心组织和筹划旅游宣传造势活动,进一步提高我州旅游的知名度。三是要解决旅游秩序问题。要加强旅游行业管理,着力整治旅游环境,提高旅游服务管理水平。要加快湘西旅游一体化进程,打破区域、部门、行业壁垒,逐步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旅游市场。要加大旅游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力度,提高城市的绿化、亮化、美化水平,把湘西的美好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凤凰、吉首要力争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到2010年,全州旅游人次要突破1200万人,旅游总收入达到48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8%和20%以上。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发展。(4)要强力破解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力争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有明显变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三个重点,一是要突出抓好大通道建设。“十一五”期间,常吉、吉茶高速要竣工通车,吉首至怀化、凤凰至大兴、花垣至张家界高速要开工建设。永顺至龙山、吉首至凤凰、国道209吉首绕城线、永顺至桑植、保靖迁陵至古丈河西、花垣下子花至凤凰沱江、永顺县城至小龙村等骨干道路要全面建成使用。要力争5-10年的努力彻底改变我州交通落后面貌,结束湘西交通闭塞的历史。二是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要抓住三个机遇,要抓住建州50年大庆机遇,加快州府建设,力争“十一五”末吉首城镇人口达到25万人以上。要抓住开发银行贷款支持的机遇,加快7个县城建设,把县城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力争“十一五”末全州城镇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1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0平方米以上。要抓住国家实施县乡公路建设机遇,加快小集镇建设步伐,努力形成一批工业重镇、旅游大镇和边贸强镇。力争2010年,全州城市化率突破40%。三是要加快水利能源和信息网络建设。要继续抓好病险水库治理和渠系配套,加大小水电、石煤发电和风力发电开发,启动第三轮农网改造,加大供电网络和电源点建设。“十一五”期间,力争新建11座以上11万伏和22万伏输变电站工程,并力争新上一座50万伏输变电工程。同时,切实抓好广播电视网络入户和农村信息化工程建设,彻底消灭电话空白村,努力实现农村电气化,城区有线电视数字化和办公自动化。(5)要继续实施生态州战略,力争城乡生态环境有明显变化。实施生态州战略,要继续抓好四个环节:一是要抓好工程造林,搞好四边绿化,推进退人还山,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确保2010年,全州森林覆盖率达到65%以上。二是要加强国土矿产资源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规范土地和矿业权市场,抓好土地整理复垦,加大矿山整治力度,厉行节约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三是要继续加大环境污染治理力度。进一步巩固禁钒治锰成果,加大锌业污染和城市污染治理力度,特别是要加强水污染治理,强化对峒河、酉水等河流的排污控制,稳步提高城镇污水处理能力。四是要继续加快农村以沼气为主的能源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年均投入5000万元以上,新增沼气池30万个,让绝大部分农户用上清洁能源。(6)要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力争人的精神面貌有明显变化。构建和谐社会要从三个方面着力:一是要着力构建六大保障体系。到2010年实现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突破70万人。全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全面享受“两免一补”政策,确保城乡贫困家庭大学生入学。切实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机制和保障体系建设,确保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二是要着力提高人口素质。要进一步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有效控制人口增长,坚持优生优育,确保2010年全州总人口控制在280万人以内。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积极支持吉首大学发展,认真办好湘西职业技术学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高中教育,高中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75%以上,其中职业学校学生要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的50%。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们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改观。三是要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现在我州进京上访问题突出,其中绝大部分属于涉法涉诉上访,这些人上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他们的共同愿望是要求得到公平。现民事诉讼法有一规定,谁主张,谁举证,群众举证很难,这就要求我们为弱势群体积极提供法律援助,解决弱势群体打官司难问题,这是我们扶贫的新任务,同时要积极开展政务公开、办事公开,以求公平。
  (三)要创造性的推进“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落实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源泉。没有创新,我州经济不可能有新的发展;没有创新,我们的事业不可能有新的突破;没有创新,我们的工作不可能打开新的局面。名谦同志开学时就给我们讲了解放思想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一定要创造性抓好“十一五”规划的落实。要重在三个方面创新。
  一是思想观念要创新。一个叫克鲁格曼的经济学家讲述了一句话:“通向世界繁荣的唯一障碍,正是那些盘踞在人们头脑中的过时教条”。我们一定要用创新超前的思维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过来,就如何创新超前问题我曾分别讲过三要三不要,如今我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怎样实现创新?我认为,一是不要生搬硬套文件框框,要敢于坚持一切从基层实际出发;二是不要生搬硬套传统规矩,要敢于坚持一切从现实出发;三是不要生搬硬套外地经验,要敢于坚持一切从本地实际出发。怎样实现超前?我认为,一是不要什么事都等上面开会了再贯彻落实,当“传声筒”,要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超前研究,创造经验;二是不要什么事都等认识完全统一了再慢慢行动,要在不断统一认识中超前行动,在行动中不断统一认识;三是不要什么事都等钱到位了再动工,要树立超前办事的理念,变“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为“要办多少事就力争找多少钱。”
  二是管理机制要创新。就是要加大改革的力度,改革就是创新,不改革就会死路一条。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各部门要敢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要敢于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要敢于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要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真正把政府职能转换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要大力推进以产权多元化为核心的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十一五”期间,所有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要全面完成,50%以上的规模民营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要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推动乡镇机构经营性职能与管理性职能分离。要巩固农村行政区划调整成果,制定倾斜政策加大乡镇投入,以发挥其并乡并村的聚集效应。要加大财税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强部门预算,推行国库集中支付,实行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要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将财力重点向乡镇和农村基层倾斜。要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快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全力推进竞争上岗制、人员聘用制和工职浮动制,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民满意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
  三是增长方式要创新。美国一个著名的经济学家库兹理茨曾经说过:经济的高增长,25%来自劳动和资本投入,75%来自生产率的提高。我州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自主创新,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要重点抓好矿产品加工、建设、交通等重点耗能行业和一批重点企业的节能,力争“十一五”期末GDP综合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要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富民强企兴州专项行动计划”,重点抓好50个科技项目研发,力争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州和人才强州战略,按照“不求所有,只求所用”的求才理念,引进和用好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建立健全人才激励、竞争、保护机制,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干事业、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力争2010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州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8%以上。
  总之,要落实、执行好“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一定要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新,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成功的创造要鼓励,失败的创造也要鼓励。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能力的最高境界是创造,我们一定要以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实现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转变,实践的大创新,努力开创我州“十一五”发展的新局面。

推荐访问:班上 党政 把手 讲话 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