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交流研讨发言

 党史学习教育第二次专题交流研讨材料

 机关后勤党支部

 王璟

  按照上级要求和学习计划,近期我深入研读了《中国共产党简史》,深刻领会百年来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点学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领会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通过学习,认真研读,我感慨颇深,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关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一战线建立——破裂——再建立,这样一种复杂的关系是任何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史中不曾有过的,这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一个特点。毛泽东对中国资产阶级的认识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加深的,其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不断完善的过程。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就对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有了初步认识。他指出,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民族资产阶级。这个阶级既有需要革命、赞成革命的一面,又有怀疑革命的一面。对此我们要时常加以提防。这一认识的正确性很快在革命实践中得到证实。

 在日本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它的殖民地的严峻形势下,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任务。1935 年底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所说的统一战线,其内容主要是指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他之所以要在统一战线中增加民族资产阶级,仍然是基于对其两重性的深刻认识。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有反对帝国主义的一面,因而在民族危机的严重关头它有可能参加革命。

 西安事变后,由于人民的逼迫和国民党内部的压力,蒋介石不得不开始转变他过去十年的错误政策,开始接受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在这种情势下,统一战线中仅仅增加民族资产阶级显然就不够了,有必要起用一个更概括、更一般、含义更广泛的概念——资产阶级来反映新情况。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在一般意义上指出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并把它上升到规律的高度来认识。他说:“在某种历史环境能够参加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制度的中国资产阶级,由于它在经济上政治上的软弱性,在另一种历史环境就要动摇变节,这一规律,在中国历史上已经证明了。”

  1937 年 5 月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一文中正式起用了“资产阶级”这一概念。这时他所说的统一战线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和一切赞成革命的分子。与以往不同的是,在这里明确地把资产阶级包括在统一战线之中。用“资产阶级”取代以往所说的“民

 族资产阶级”,这一概念的变化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变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想的发展。

 通过认真学习,我深刻意识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就是因为以人民代替了资产阶级民主,以人民共和国代替了 资产阶级共和国,这是对中国共产党近百年革命斗争经验的深刻总结

推荐访问:党史 研讨 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