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党史,知党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党史发言材料

 “讲 党史,知党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

 走”党史发言材料

 1 2021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是建党 0 100 周年,是我们 举国欢迎的美好时刻,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 0 100 年光荣而 不平凡的历程,在这 0 100 年里,我们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 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革命和建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 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名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 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确立了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比较完整 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 业的辉煌成就;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开创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心,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 制,大幅度地提高国家地综合实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使伟大的中国名族以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今天将围 绕“讲党史,知党情,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主题分 享我的心得体会。

 一、 学党史,有“温度",领悟人民至上情怀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从嘉兴湖面“一叶红船”到 如今航

 行国际的“巍巍巨轮",共产党人用人民至上的情 怀书写了我们党百年历史。习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 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 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 人心向背关系着党的生死存亡。学党史,就是坚定信仰信 念,就是牢记初心使命,就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 置。我们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人民群众才是党的 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不能忘了本,这个本 就是始终要坚守住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奋斗的初心,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 谁”的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 界。

 二、 悟思想,有“深度”,夯实为民解困本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一百年来,我们党从小到大、 由弱胜强,是无数先辈在黑夜里追寻光明,摸着石头过大 河,才探索出适用于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深入触摸党史 细节,不难发现党的发展历程,离不开对实事求是这条 “生命线”的坚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坚持一切从 实际出发,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要 深入群众了解实情,只有脚踏实地为民服务,在闲话家 常、日常走访中了解群众面临的难题,思考能帮助群众走 向更加美好幸福生活的发展办法和改革思路。实实在在做 到为民解难题,为民谋福祉,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 “牵动之心”,为民安危冷暖所牵,为民喜怒哀乐所牵, 把社会治理做到群众心坎上去。

 三、办实事,有“速度”,推动工作扎实开展

 要注重学与做的相辅相成,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 照现实、推动工作结合起来,以问题为导向,紧扣实践需 求,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让党史的学习成果能 够真正补齐工作实践中的短板,能够真正接足基层的地 气,避免“学用脱节”现象的产生。习总书记指出,“当 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在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 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顺利开启的关键时期, 作为一名基层的党员干部要以孺子牛的为民服务、拓荒牛 的创新发展、老黄牛的艰苦奋斗精神,加快民生项目落地 的速度,加快解决群众难题的速度,加快党风作风建设的 速度,来对抗难关和挑战的加速演进。

 在百年前的混沌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 了开天辟地的壮举。今天的青少年是明日实现中国梦的主力 军,让我们永远跟着党走,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携手奋斗, 为中国早日成为世界强国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党课思想总结: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波澜壮阔的百年党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党史学习教育深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党史学习教育是检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的“试金石”,更是创新工作方法、优化工作载体、提升工作成效的“创新工坊”。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实践,将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打开新天地、提供新思路。

  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化的重要路径。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情境能让受教育者身临其境,引发“感同身受”与“身心认同”,从而充分发挥积极情感在塑造理性认知中的促进作用。随着网络科技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情境已大大拓宽。线下的红色遗址、红色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线上的虚拟现实技术、虚拟展馆等都是开展情境教育的重要路径,其沉浸性、想象性和交互性的特征有利于配合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有效提升学生参与度和体验感,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情境教育所特有的实践性和体验性,

 有助于转变传统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让党史课本“立起来”,让党史教育“活起来”。通过广泛组织高校师生模拟体验党史故事,走出课堂现实感受新时代发展成就,走进红色场馆、红色遗迹感受和触摸历史,可以深化、升华大学生对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的理解,激发、融合大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使党史学习教育在实践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载体的重要抓手。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主体和客体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思想与心灵交流,要通过优化载体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党史学习教育所要达到的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四大目标,蕴含着理想、信念、道德、实践等多个维度的价值指向,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化载体提供了重要抓手。一要以服务学生成人成才为中心。将党史学习教育纳入学生培养的总目标、总方案,紧密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全面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二要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为两个主体。充分调动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创造性,坚持教育者先接受教育、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落实“三全育人”工作要求,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良好工作局面。三要以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为三个教育渠道。以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为核心,用好第一课堂党史教学主阵地;通过打造实景化特色教育基地、情景化品牌教育活动,优化第二课程党史育人环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实践中提升家国情怀和志愿服务本领,引导学生学思践悟,打造党史教育社会实践新空间。四要以党建、团学建设、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为四个着力点。学生党员、团学组织带头学党史、讲党史、做服务,职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党史故事、英雄人物的动人事迹丰富工作的素材与手段。五要以开学、开题、就业、毕业以及评

 奖评优为五个关键点。将党史中的家国情怀、爱国精神、民族精神的宣讲教育融入其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事业观、人生观。

  有利于形成大学生的情感共振点。大学生年纪轻、兴趣广泛、爱好新鲜事物,因此党史学习教育要注重形式的创新性和生动性,因人施教、寓教于乐。要善于抓住一些关键的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例如青年节、建党日、建军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把准学生情感共振点,通过感悟历史、感受精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要注重深入挖掘节日思想内涵,揭示各节日与党史的内在关联,加深大学生情感融入的自觉性与自主性,以情感人、以情动人、以情化人,引导大学生在祭奠英烈、追思先贤等节日活动中,感悟历史、发扬精神、传承理想,强化时代责任感。要丰富活动形式与载体,善于以声为媒、以歌为媒、以画为媒、以网为媒,通过开展集体朗诵、手绘、情景剧、歌咏比赛等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与节日活动有机融合,在历史与现实中搭建好贯通古今的“时空隧道”,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

 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突出课堂教学主阵地、主渠道的基础上,可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美育、信息技术、沉浸式教育相结合,让思想政治工作有情境、有载体、有氛围,开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境界。

  突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主渠道,党史学习教育要紧紧依靠这个关键平台展开。一是与时俱进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建设,用鲜活的党史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坚持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同频共振,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二

 是充分体现新时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主导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党史学习教育不是“一刀切”“一锅煮”,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需求,选择科学合适的教育方法,因人施教。三是结合新情况新特点开展翻转课堂教育,充分运用讨论式、研究式、互动式课堂模式提高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投入度。如引导大学生讲述自己熟悉的党史故事,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悟,激发对党和国家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自我教育的优越性,增加党史学习教育的亲和力。

 将美育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美育以塑造人的完善人格为出发点,依托美的形式与活动来实现以美育人。发挥美育在立德树人工作中的载体作用,将美育与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合,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汲取党在百年奋斗进程中铸就的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更好地激励大学生自我奋斗、自我挑战、自我突破。高校党史学习教育要充分借用直抵心灵的多样化、艺术化呈现方式,充分发挥美育“润物无声”的效果,更好引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思想认同,在潜移默化中使大学生对党史学习教育产生悦纳感。同时,美育重在践行,要深入挖掘党史学习教育中蕴含的积极能量和美育元素,通过组织大学生观看红色电影、参观红色基地、游览红色景点等形式,在耳濡目染中帮助大学生找寻美的真谛,探究奋斗与实践之美,增强实践能力和综合审美情趣,自觉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内化为自身追求美、感受美、践行美的多样途径。简而言之,可以把认知与情感、学习与审美等综合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展现出来,为思想政治工作开拓新的途径。

  将信息技术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多媒体与融媒体传播的多元性和精准性,可以使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绘声绘色、随时随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代大学生与信息化、网络化的表达

 方式有天然的亲近感,他们既是新技术的使用者、拥护者,也是新话语体系的参与者、维护者。要深入挖掘高校在新媒体平台的渠道资源,运用接地气的生动表达、形象化的信息传递,积极组织开展线上答题、微视频大赛、云演出、微课、TED 演讲等活动,借助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推送活泼生动的党史知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网络是最大的变量,也是强势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主战场。高校应提高议题设置能力、舆论引导能力,主动适应当前网络媒体的微语言特色,充分利用微媒体的即时性、交互性、辐射性等特点,牢牢掌握网络平台话语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术语转化为接地气的网络呈现方式,借助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微直播、微声音、微论坛、微报刊、微慕课等形式,打赢与历史虚无主义的网络战争。

 运用沉浸式教育方式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沉浸式教育方式是将主体置于良好的文化环境之中,关注学习活动和过程本身,激发内部驱动力,从而获得认知、行为和情感等层面的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应创设特有的“历史之境”,激发受众对党史学习的认知、行为和情感等层面的内部驱动力,使大学生完全浸润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在内心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提升教育的适切性,让党史学习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学习生活自然融合。沉浸式党史学习教育包含场景的沉浸式和参与的沉浸式,场景的沉浸式是通过历史情景的再现、历史文物的展示、历史人物的述说,使大学生有深度体验感、代入感,从而激发思想共振、情感共鸣;参与的沉浸式是让大学生“跨越时空”,成为重现历史、还原历史、感悟历史的主体,在追寻革命先烈足迹、体验红色记忆的参与中,让红色文化鲜活起来,引导大学生传承好红色基因和革命薪火,引导大学生胸怀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青春力量。

推荐访问:党史 发言 材料